加压奋进 乘势快上
奋力推进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第四届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校长 郭 沙
(2024年5月1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向大会报告学校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代表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四届二次会议以来工作回顾
学校第四届教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安排部署,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创高升本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校有我为抓手,务实重行、真抓实干,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学校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一)加强和改进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多种形式,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夯实组织干部基础。深入开展“三带六好”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着力推动教学院部“两个议事规则”落实落地,深入推进“双创”和“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扎实开展“一总支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结项验收,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学校1个支部入选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创建单位,1个党支部获评首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持续加大干部培训提能力度,有效提升了党员干部能力和素质。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抓实“文明细胞”创建,高质量完成了新一轮省级文明校园复评工作。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纵深推进“四季感恩”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打造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室内室外多彩文化空间。举办感恩典型先进事迹报告会,引导广大师生崇尚典型、学习典型、争当典型。积极参与孝感市五城同创,组织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为创新孝感城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了力量。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严的基调正风肃纪,一体推进“三不腐”,制定清廉校园建设实施方案,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经常性廉政教育,以开展“六个一”活动为抓手,创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持续深化严的氛围。开展“四项监督”,制定监督管理办法,推进各项监督贯通协同。扎实推进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开展工程领域专项治理,深入开展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持之以恒筑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深入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针对自查和省委反馈的问题,扎实推进整改,积极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制定学校新媒体建设和管理办法,严格各级党组织对所属新媒体的管理。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涉稳舆情工作机制,优化舆情监测、研判、报告、处置流程。定期开展宗教摸排工作,坚决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推进智慧安防系统建设,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消防安全“百日行动”,常态化开展安全督导检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严格校园食品、实验室、消防安全、燃气、特种设备等管理,全力保障师生健康及校园安全。学校获评全省2023年度“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二)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严格落实党建和思政工作例会制度,扎实推进“三全育人”走深走实。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建成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完成思政课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发思政金课“孝道中国”。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建成护理专业群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思政示范课程55门,出版课堂优秀案例1部,形成了“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生动局面。深入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任务,学校入选孝感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成员单位。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校获评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坚持严抓严管,促进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养成。高标准建设“仁心仁术”“匠心匠能”“诚心诚信”“师德师魂”4个“一站式”学生社区,积极探索社区平台育人功能。完善心理健康四级网络预警体系,做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排查和教育,擦亮“阿雯热线”心理服务品牌,学校心理健康中心获评省级示范中心。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学校获评“全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大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学校获评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全省无偿献血最美高校。举办系列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在经典阅读、诵读中拓展思维、滋养身心。学校新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林日云、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杨菊柳、“中国网事”网络感动人物熊文文等一批学生典型,交相辉映的群星效应持续彰显。推动高质量招生就业创业。招录普通专科新生6220人,计划完成率100%,“优结构、提质量、稳规模”得到进一步巩固。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走访用人单位178家,积极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8场,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学校平均就业去向落实率95%。健全帮扶机制,建立工作台账,帮助769名学生成功就业,学校就业工作入选湖北省普通高校院(系)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获评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学校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复赛中荣获2个金奖并入围国赛。建设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公开招聘引进辅导员25人,配足配强辅导员队伍。出台学校辅导员考核管理办法,制定辅导员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构建“四位一体”培训体系,推进“一月一培训、一季一评比、一年一赛事”活动,立项建设8个辅导员工作室,有效提升了辅导员队伍观大势、析学情、找抓点、聚人心、防风险的能力。学校辅导员优秀育人案例入选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能力提升大数据赋能平台优质资源作品,5名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上榜“天下学工”微信公众号。
(三)更大力度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着力提高“双高计划”建设质效。坚持和完善“一周一梳理、双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研究”的工作机制,制定《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建设决战决胜攻坚行动方案》,强力推进双高建设任务落实落地,完成“双高计划”资金绩效第三方审计工作,国家“双高计划”学校层面和专业群层面任务完成度均达100%,绩效完成度均达99%,2个省“双高计划”专业群目标完成度均为100%。积极统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与“双高计划”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研究部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11项重点任务扎实有序推进。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坚持强统筹、严管理、优评价、闹革命、立标杆,学校2个项目被确定为湖北省第一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立项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国家级开放性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4个专业入选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4个专业入选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2部教材获国家教材奖二等奖,6部教材入选教育部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个教法改革案例在全国校长联席会展示。全年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共获奖232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13项,省级一等奖33项、二等奖64项,学校获评湖北省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和湖北省职业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国赛特等奖,实现了湖北省高职院校在此项赛事上特等奖零的突破。着力提高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组织开展校级科研成果奖评选,积极培育标志性教科研成果,学校获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先后建成省级专家工作站、孝感市高校专利转化基地、孝南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孝南区法院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积极服务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实现专利转化18个。发挥学校医疗资源优势,附属惠济医院为区域提供诊疗服务8万余人次。学校学报获批《期刊出版许可证》(2024—2028年),并成功申办双月刊。强力推进职业培训,学校中标孝感市中小学教师“国培”项目2个、湖北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1个,完成退役军人等职业培训逾4万人次,开展对外考试服务近7万人次。学校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网检数据居全省第三位,建成湖北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1个项目入选教育部学习型社会建设(高等继续教育领域)重点任务,获评湖北省社区教育示范基地。着力开创开放办学崭新局面。学校牵头组建了孝感市市域产教联合体,参加全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19个,当选为全国智能农机装备、全国健康养老等10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与孝感国家高新区共建武汉研究院,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与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等头部企业共建汽车产业学院、新能源产业学院、智慧康养产业学院。选送14名教师赴新加坡培训、20名优秀大学生赴马来西亚访学,选拔12名学生签约新加坡护理医科奖学金项目。与乌干达坎帕拉国际大学合作建设护理专业鲁班工坊,立项开发2个专业坦桑尼亚国家标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才培养贡献了积极力量。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健全三级联动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全面推行教师承诺践诺制度。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积极选树师德师风先进典型。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全年引进教师64人,完成了新一轮“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加大教师培训提能力度,广泛组织教师参加国培省培、线上培训和顶岗实训,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暑期集中培训,实施新进教师专题培训,推进教师队伍能力素质有效提升。学校软件技术专业团队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1名教师获评“湖北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教师参加省级及以上技能比赛获奖32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4项。
(四)努力提升办学治校综合能力。持续深化各项改革。制定学校绩效工资分配管理办法,切实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提升。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完成了新一轮职称评审和第三轮岗位聘任工作。改革目标考核机制,修订学校目标考核办法,完善考核指标、优化考核体系,更好地发挥了考核指挥棒、风向标、助力器作用。抓严抓实内部管理。修订完善学校章程并通过省教育厅核准,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体系。推进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学校获批全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单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财务管理,坚持精准预算,精打细算,定期开展资金绩效评价,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强化资产和采购管理,全面推进校办企业遗留问题化解,严格采购预算执行,规范采购行为,防范资产管理与采购风险。强化审计监督,完善审计制度体系,推进审计全覆盖,完成6项经济责任审计及其他专项审计、13个基建维修项目的招标控制价审核及全过程跟踪审计、35个项目的竣工结算审计,强化审计整改,不断提升以审促改、以审促建、以审促规范水平。积极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学校获批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特级。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教育教学直接投入,完成国家贴息贷款2766万元的实训项目,养老服务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即将投入使用,全面完成各校区运动场所改造提升。加快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全面提升东校区校园环境,实施西校区宿舍改造,完成师范校区改造提升二期工程,推进南校区图书馆建设。银校合作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全面落地,引进社会资金2000余万元建设智慧安防、标准化考场、分布式视频会议系统。学校获批全国第二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校、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校立项建设单位。
(五)广泛凝聚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尊重教职员工主体地位,设立校领导接待日,建立常态化听取职工代表意见机制。坚持校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师生制度,常态化听取师生员工意见建议。健全校务、院务重大事项公开制度,定期通报学校建设与发展情况。调整成立学校第五届学术委员会,持续完善教授治学。推进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健全大统战工作格局,有效汇聚学校事业发展的磅礴奋进力量。扎实推进强校有我。坚持年初集中交流晒方案,年中跟踪督导促落实,年底真评实考看担当,推动各单位在“强党建、强思政、强师资、强治理、强质量、强服务、强保障”上下真功、用实劲,把强校有我融入日常、抓在平常,推动形成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生动局面。营造良好发展氛围。紧扣中心工作,坚持团结鼓劲,积极做好内外宣传,展示综合实力,讲好湖职故事,展示湖职形象,学校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学校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关心与认可。省委副书记诸葛宇杰等3位省领导先后到学校调研指导工作,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中文国际频道分别报道了学校承办的康复治疗技术国赛和一带一路首届校园急救与救护技术决赛。孝南、云梦、孝昌等县市区及省市职能部门、兄弟院校、相关企业多批次到学校考察交流、洽谈合作,形成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开创发展崭新局面。坚持高标定位,强化目标的导向、引领和激励作用,校党委提出的在提高“双高计划”建设质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办学综合能力、推进开放办学、打造标志性成果上实现新突破的目标圆满实现。全年获得省级、国家级标志性成果达152项,比上年成倍增长,学校事业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崭新局面。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取得的成绩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学校党委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全校教职员工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向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的老领导、离退休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对照“创高升本”目标、对标国省一流的高职院校,我们无论是在办学软硬件条件,还是在教育教学水平、师资队伍能力素质、标志性成果数量及层次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必须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下大力气做好补短板、锻长板、稳底板的各项工作。
二、2024年工作总体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国家新一轮“双高计划”开启之年。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创高升本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校有我为抓手,抢抓机遇、乘势快上,奋力推进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谱写新篇章。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政治引领。始终将“学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进一步改进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加强对全校教职员工政治理论学习的统筹指导,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学习机制,教育引导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夯实组织保障。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突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突出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开展支部巡整,加大“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培育力度,扎实开展“三带六好”实践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新时代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加大干部培训提能力度,加强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严格干部考核,推进能上能下,鼓励干部担当实干、创先争优。推进从严治党。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强化纪律作风教育,坚持不懈推进清廉校园建设。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筑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堤坝。一体推进“三不腐”,深化源头治理,建设廉洁文化,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以坚决的态度监督执纪问责,压实主体责任,强化监督协同,重点加强对各单位“一把手”的监督,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维护安全稳定。坚持体系化压实安全责任、制度化排查安全隐患、常态化加强安全教育,形成人人讲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重安全的良好氛围。把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放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首位,严防境内外敌对势力、非法宗教邪教势力等对校园的渗透,守牢学校课堂、讲座论坛、社团组织、校园网络、校园文化等重点阵地和敏感时间点,及时发现、妥善处置有害信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加强学校内部安全保卫,建立健全“学校—院部—班级—宿舍”横到边纵到底的安全员网络,持续推进“七防工程”建设,不断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强化学校周边立体治安防控,加强同街道社区、公安机关、市场监管、住建城管等部门联系沟通,及时消除学校周边安全隐患。
(二)创新学生管理服务。突出加强思想引领。认真组织开展立德树人工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自觉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推进以文化人,深化文明创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线上线下多彩文化空间;打造校园文化精品项目,成立红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石榴红·孝廉谷”文化基地,擦亮“四季感恩”文化品牌,不断增强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坚持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求,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学生困难帮扶。搭建多维育人平台。建立学校学生工作委员会,健全“大学工”工作格局。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载体,打造党建引领平台、三全育人平台、文化浸润平台、心理服务平台、自治管理平台,坚持“一区一品”、突出特色,努力建成全省示范性“一站式”学生社区。推进团属阵地建设,设立湖职青年之家。实施学生成长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成长评价、结果反馈、观测预警体系,深化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开发二、三课堂,用好各类基地,开展红色寻访、体能拓展、社会服务等实践教育,赋能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提高学生活动质效。精准对接学生需求,加强活动统筹,注重顶层设计,实行分类管理,有序推进思想引领、学习培训、文体艺术、社会公益、创新创业等各类活动,切实增强活动的思想性、针对性、有效性。着力营造浓厚人文氛围,有组织举办通识讲堂,开设传统文化、美育鉴赏、医学科普、心理健康等专题,涵养性情,陶冶身心,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举行“大美学工”品牌活动评比,打造湖职独具特色的活动育人模式。促进充分就业创业。扎实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积极拓展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指导,优化就业服务,建立招聘驿站,举办供需见面会,强化就业困难学生帮扶,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协议就业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本地就业率进一步提高。探索招生就业联动机制,进一步稳定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推进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建成省级职业生涯工作室和众创空间。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大赛品牌,力争在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上实现新突破。建设一流学工队伍。加大辅导员招引力度,进一步壮大学工队伍。高标准加强学工队伍管理,完善管理办法,强化培养教育,拓宽发展通道,严格工作考评,激发队伍活力。持续深化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学生工作论坛、素质能力大赛、最美辅导员评选等活动,提升综合能力,建设一流队伍。
(三)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全面开展“五金新基建”建设。系统推进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实训建设改革,推动学校“五金”建设的理念更新、模式变革和体系重构。探索实行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全链路管理,明确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材开发、教师能力认证和实训基地建设的具体要求,优化课程理念内容设计、教学组织设计、考核方式设计,规范教育教学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用好教育数字化新赛道,着力提升师生数字素养,打造教学新范式,塑造发展新优势。以国家级和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为牵引,高质量建设在线精品课程和数字资源,实现专业资源库应用全覆盖。建立教学驾驶舱,强化教学过程的数智化督导和评价,提升管理精细化、服务精准化水平。深化“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加强顶层设计,有机梳理岗、课、赛、证之间关系,落实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将大赛规范和考证要求有机融入教学。树立正确教学观、参赛观,坚持赛证促教、赛证促学、赛证促建、赛证促改,注重从大赛和考证中洞察行业新理念、教学新导向、人才新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创新“岗课赛证”融通模式。实行国赛、省赛、行业竞赛和学校比赛四级联动,实现大赛训练常态化,大力提升竞赛水平。深入推进“课堂革命”。坚守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优化教学目标、革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切实突破“三教中心”、创设“为学而教”课堂,突破“以教定学”、创设“合作探究”课堂,突破学科体系、重构任务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教学评价,创新教评方式,建立分类评价、过程评价、增值性评价等多元评价体系。遴选一批“课堂革命”示范课程和优秀案例。加强学生实习实训管理。严格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压实实习环节各方责任,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和考核,筑牢实习安全底线。医护类专业要广泛开展出科考试,做实做靓“双线、三师、四式”实习管理;非医护类专业要提高专业实习对口率,加快推进实习就业一体化。
(四)提高办学支撑能力。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行动。制定教师素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有组织地实施春雨青蓝工程、骨干教师成长工程、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创新团队打造工程,分类培训新进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规划到院部、落实到人头,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数字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更大力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设立学校教师工作委员会,建立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和惩处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全面提高教师师德素养。进一步加大教师引进力度,加强兼职教师管理,规范专技人员离岗创业,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全力提升科研质量水平。开展有组织科研,积极构建“一体两翼四驱”科研机制,全力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全面提高学校服务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加强科研机构和科研团队建设,探索校地共建武汉研究院,与市区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共建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积极争创省级科创平台。探索事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机制,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积极争创省级知识产权平台。加强科普宣传与科技创新活动,努力建设市级科普基地、科普志愿者服务队和省级科技工作者之家。加强科研成果培育,探索“全周期”“陪伴式”项目管理机制,积极培育新一轮教育教学成果奖。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严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推进社会服务比拼跃升。千方百计推动社会服务跨越发展,努力实现社会培训收入较上年翻番。完善教学单位社会服务考核评价机制,核定年度任务,严格考核结账,突出对各单位搭建教师社会服务平台和服务到款额的考核,加大对培训差评单位的惩处力度。建立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长效机制,每年培训新增100名左右持证师资,三年后专任教师每人至少具备一类培训师资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考评资格。着力打造“湖职培训”品牌,加大培训项目开发力度,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谋划项目,在助力乡村振兴中设计项目,在社区公益活动中储备项目,建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培训项目和培训品牌。持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全面完成养老服务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实施东、西校区宿舍改扩建项目,继续推进师范校区功能提升,积极做好学校体育中心建设前期工作。持续优化图书馆软硬件环境建设,不断丰富场馆藏书数量和种类。进一步加大数字校园建设力度,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数字赋能学校综合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五)深入推进开放办学。打造全省示范性市域产教联合体。积极发挥市域产教联合体秘书处作用,争取市政府出台支持联合体高效运行的政策举措,优化联合体内部运行机制。加快建设产教融合资源共享平台,探索专业与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充分发挥联合体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升级、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功能,着力打造全省示范性市域产教联合体。开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境界。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学模式,每一个教学院携手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一个产业学院或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基地,大力开展订单班、委培班定向培养,扎实推进现场工程师项目建设,加速产教深度融合,努力建设国家级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发力,促进学校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提升。以学校优势专业为依托,主动服务“走出去”,大力推进鲁班工坊建设,实施“中文+职业技能”项目,选派优秀专业师生团队走出去指导服务、实习实训、访学交流。引进国外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高效推进新加坡医学护理奖学金项目,努力搭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引领市域内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认真履行孝感市职业教育联盟牵头单位职责,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以创建职业本科学校为牵引,对中职、高职、职业本科专业一体化设计,探索实行联合招生,深化“3+2”和五年一贯制办学,通过接续专业、连续学制以及共建共享课程、教材、师资、实训室等方式,促进区域内职业教育有效贯通、联动发展。依托孝感市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开展职业教育课题研究、骨干教师培训、说课比赛、优秀案例遴选等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对孝感职业教育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六)激发团结奋斗活力。纵深推进各项改革。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围绕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不断深化绩效分配改革、职称评审改革、岗位聘用改革、教学评价改革、荣誉表彰改革、目标考核改革,严格落实改革措施,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切实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能上能下、能高能低,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优化内部治理。以创建全省依法治校示范单位为契机,以学校章程为统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务实管用,坚持系统完备,进一步健全完善党的建设、思政工作、教育教学、学术治理、财务资产、服务保障、审计监督、民主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规定,补齐制度短板,堵塞制度漏洞,强化制度执行,不断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强校有我。坚持年初晒方案、年中常督导、年度严考评,推动任务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加大督导力度,改进督导方式,强化督导实效,对推进不力的及时约谈提醒,推动形成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生动局面。奋力打造标志性成果。全力做好首轮国省“双高计划”终期验收工作,积极申报新一轮国省“双高计划”,力争进入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学校行列。聚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打造教育部、教育厅认可的标志性成果,努力实现标志性成果新突破。
各位代表,同志们: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敢快干”,解放思想“敢快干”,激发动能“敢快干”,从我做起“敢快干”,清风正气“敢快干”,干出蒸蒸日上的新态势,以新的出彩业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礼!